编者按: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展现各二级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举措、成效与特色,学校特组织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活动。本期巡礼学院: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前身是1956年九江师专成立时设立的教育学教研室。1989年,成立教育系;1999年,成立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09年,成立师范学院;2019年,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打造教师教育品牌,探索新型教师培养模式,学校整合相关教师教育资源组建成立教师教育学院;2020年,九江学院学院设置及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学院更名为教育学院。
学院开设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4个师范类本科专业,年度招生250人左右,面向全国招生,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全日制在校生1032人。
教育学院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党建领航教育创新,学科专业深度融合”的本科教育教学特色。
铸魂聚力,思想引领,以高质量党建保障事业发展新航程
学院党委着力打造基于师范专业特色的“红烛先锋”党建品牌,围绕“点亮烛芯、修正烛身、增强烛力、释放烛光”,做好、做强、做特、做优基层党建工作。抓实党管人才工作,开展“三会一课”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双融双育”活动,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工作推动业务工作,以业务工作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果,在教工党支部组建“红色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在学生党支部组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通过“党建引领,支部互动,组队参赛,成果展示”,积极构建“党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新模式。



培本固元,立德树人,以新师范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学院结合教师教育专业特色,围绕“三个牢固树立”“四个相统一”“‘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抓手,以行业人才需求为指引,积极探索学科建设路径、凝练研究方向、突出特色优势。以OBE理念为指导,根据“一践行三学会”的毕业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深厚的人文底蕴、优良的道德情操、坚实的专业基础、健全的身心素质和优秀的实践技能,高素质的教育类创新创业人才。在巩固师范生“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一口标准普通话”等传统“老三手”技能的基础上,突出“现代教育技术能手”“心理健康帮手”和“教育教学科研强手”的“新三手”能力培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广泛认可。
人才培养有质量。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教育学院学子相继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荣获红色专项全国一等奖、江西省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江西省一等奖;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百余名学生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奖。学院毕业生综合能力受用人单位好评。





育人矩阵有温度。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围绕“铸师魂、强师德、正师风”,把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近三年,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

学院每年举办口述史提升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邀请九江地区中小学、幼儿园知名一线教师讲学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教育教学有力度。学院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以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一流专业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近三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和校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2个专业通过了教育部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获得省级基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获得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建成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和校级在线课程10门,基本实现专业核心课程全覆盖。自建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8门,支持混合式教学。立项省级教研教改项目15项,校级项目8项。学院教师主编教材5部,90%以上的课程实现了优质教材全覆盖。

教师发展有效度。学院致力于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建设为首要,健全教师发展服务体系,着力搭建教师个人发展、学术成长、服务基础教育能力建设平台。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讲师及其他中级职称30人,12人具有博士学位,36人具有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江西省高校金牌青年教师1人,江西省双师双能型教师21人。近三年,学院教师主持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8项,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1项,其中省级教育规划和基础教育研究项目15项;教师在国内外杂志共发表学术论文30篇,申报专利6项;在全国微课大赛获得特等奖等奖项8项,全国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获奖1项。
对接区域,产教融合,深化社会服务彰显学院办学新水平
学院立足九江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实际,聚焦中小学、幼儿园师资能力提升这个关键点,精心谋划、精准施策。结合学院专业特色优势,先后成立了社会心理服务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所、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所,在心理服务、教师教育、教育技术等方面开展交流与服务,为学院进一步搞好专业建设,抓好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三年,学院开展横向课题20余项,总计到账金额197万。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与九江地区基础教育部门和基础教育学校开展“基础教育协同提质”专项3项,教师科研成果(社会发展报告)获得省级领导正面批示1项,市级领导正面批示3项。


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基础教育协同提质专项活动部分活动照片

学院师生开展对外服务活动照片
未来,教育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意义,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迎接新一轮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紧紧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内涵建设,聚焦教育硕士学位授权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教育学科振兴繁荣和区域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教育学院供稿
责编:向真 审核:黄冬久 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