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以“知行合一·绿色创新”为主题的专业课教学学生成果展在我校香远楼大厅举办。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展览涵盖资源环境学院《鄱阳湖与生态文明》《水污染控制工程》《生态周期评价》等7门特色课程的学生成果,集中呈现了学院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丰硕成果,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摩交流。

资源环境学院坚持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构建“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培养方案中实践学分占比超35%,通过项目式作业、实地考察、案例研讨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将课堂延伸至实验室、工程现场与生态一线。本次展览展出内容横跨大一至大四年级,包含科技论文、工程设计、实践报告、小组汇报等形式,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指导方针,全面展示教学成果与学生专业素养。
展览不仅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生动实践。展览中,工程设计图纸、科技论文、项目报告等多样化成果充分印证了学生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实践能力。一位参与展览的大三学生表示:“这次成果展让我看到了同学们在不同课程中的精彩表现,也学到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方法。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方向,我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资源环境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使命,坚定不移地推进专业建设与发展。近年来,学院积极作为,持续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大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并广泛拓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为培养高素质的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资源环境学院负责人表示:“此次成果展是教学改革的阶段性答卷,未来将持续深化产教协同,培养更多服务‘双碳’战略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绿色创新人才。”
目前,展览仍在持续开放中。
资源环境学院供稿
责编:李金玲 审核:钟婵娟 冷清明 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