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结果陆续揭晓,九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A2141班有个神奇的“学习小组”,他们全员被双一流高校录取,被同学称为“最牛考研小组”。其中,陈劲强同学考取华中科技大学,王骥同学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张承毅、雷帆、曾锦荣、吴建军、曹军涛同学考取福州大学,快来一起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吧!

01途有好伴,不觉路远
故事始于大二那个春意盎然的午后,在班主任沈显波老师的鼓励下,A2141班的同学纷纷组建“学习小组”,陈劲强等7名同学也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并直接以考研上岸为中心目标,心中对知识的渴望与更高学历的追求,让考研的想法一拍即合。“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从那天起,他们踏上了并肩作战的考研之路。
备考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自我怀疑和焦虑时常如影随形。有人在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情绪低落,大家便停下手中的笔,耐心倾听、安慰鼓励。他们互相分享励志故事,用彼此的经历告诉对方:挫折只是暂时的,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曙光。

02紧张备考,砥砺奋进
清晨六点,闹钟准时响起,打破了清晨的寂静。在考研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这闹钟声便是每天冲锋的号角。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简单洗漱后,他们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迈向图书馆。此时,校园还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与天边未褪去的星光相互映衬,为他们照亮前行的路。
在考研备考途中,他们坚持做好时间规划。清晨,当微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陈劲强和王骥便已在书桌前开启了英语单词的背诵,在朦胧的晨光里与那些密密麻麻的词汇展开较量;上午的时间被数学和专业课瓜分,时而埋首于复杂的公式推导,时而沉浸在专业理论的世界里。午后稍作休憩,又迅速投身学习,或是梳理政治的知识框架,或是钻研专业课题。背诵政治知识点时,常常会因为拗口的内容抓耳挠腮,这时就有人分享记忆小窍门,把枯燥的理论变成有趣的口诀,惹得大家忍俊不禁,困意也随之消散。夜晚,万籁俱寂,张承毅和雷帆仍在台灯下总结一天所学,查漏补缺,将时间充分利用,在这场逐梦之旅中坚定前行。
终于,熬过漫长的“痛苦并快乐着”的考研时光,随着目标学校纷纷放榜,他们迎来了辉煌战果。

03师语润心,暑礼消夏!
蝉鸣聒噪,热浪翻滚,当校园褪去往日的喧嚣,暑期的烈日炙烤着大地,他们那群怀揣梦想的考研学子,毅然选择留校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遨游。
图书馆里,自习室中,处处可见考研学子埋头苦读的身影。汗水浸湿了衣衫,曹军涛和吴建军却依旧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面对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日益临近的考试日期,以及未知的挑战,压力与焦虑如影随形,在这炎热的夏日里,更添了几分烦躁。
就在学子们为梦想拼搏奋斗的关键时刻,老师们带着深切的关怀走进了他们的世界。一场以“师语润心,暑礼消夏”为主题的座谈会悄然展开。座谈会伊始,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考研经历和学习方法,毫无保留地将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同学们。从如何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到怎样调整心态应对压力;从重点科目的学习技巧,到考试中的注意事项,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解,为同学们拨开了学习中的重重迷雾。 为了让同学们在炎炎夏日里能够更加舒适地学习和生活,老师们精心准备了实用的礼品。清凉的风扇、解暑的饮品、提神的文具……每一份礼品都饱含着老师们的关爱与祝福。
带着这份温暖与鼓励,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们相信,在老师的关怀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心中的梦想,在这个火热的夏天,收获属于自己的清凉与美好。

04学霸考研上岸小秘诀!
他们分享到:
规律作息是高效备考基础。我每天6点起床,23点前入睡,中午午休半小时。充足睡眠让大脑时刻清醒,学习时全神贯注,下午和晚上也精力充沛,稳定输出学习状态。
——陈劲强
做笔记对我帮助极大。每科都准备专门笔记本,用不同颜色笔标记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定期复习笔记,知识不断巩固,还能串联成知识网,方便记忆和运用。
——王骥
整理错题是我的提分关键。将错题分类,分析错误原因,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粗心大意。针对问题回归课本或查阅资料,强化学习。定期回顾错题,同类错误不再犯,成绩稳步提升。——雷帆
合理规划时间很重要。用APP制定每日学习计划,精确到每小时,为不同科目分配时间,还预留弹性时间应对突发情况。按计划执行,让学习有条不紊,学习任务高效完成。
——张承毅
保持良好心态才能坚持到底。备考压力大时,我会通过跑步、听音乐放松,也会和朋友倾诉。告诉自己考研是持久战,一时困难很正常,积极心态让我全程高效备考。
——吴建军
吃透真题是上岸秘诀。近十年真题反复做,分析命题规律和考点分布,总结答题技巧。从真题出发拓展知识点,加深理解。考前模拟真题考试,提前适应考试节奏和氛围。
——曾锦荣
目标院校官网找大纲、参考书目,关注考研博主获取资料。加入学习小组共享信息,向上岸学长请教经验,少走弯路,高效利用时间和资源。
——曹军涛
05心怀感恩,继续出发!
回首这段并肩作战的日子,他们心中满是感恩。感恩小组成员在困境中的陪伴与支持,感恩彼此的鼓励与包容。这段共同奋斗的经历,不仅让他们收获了研究生的入场券,更收获了珍贵的友情。带着这份感恩,他们将继续勇敢前行,在新的征程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而那份学习小组里的温暖与情谊,将永远是他们前进道路上最坚实的力量。
“最牛考研小组”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结果,是那些与星辰作伴的深夜,被咖啡浸透的草稿纸,还有无数次自我怀疑后依然坚定的重启。考研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无数个相互扶持、咬牙坚持的瞬间,在时光长河里汇聚成的破晓时刻。那些汗水浇灌的日子,终将绽放成属于自己的荣光。继续向前吧,上岸的风景固然璀璨,但披荆斩棘的你,早已光芒万丈。
化学化工学院供稿
责编:向真 审核:周玉俊 花金龙 汪浩